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花与绸 (第5/6页)
沈时晴却不再看他,又拿起了一本折子: “刑部侍郎夏珲。” “臣在。” “有老妇,年七十二,其夫六年前身故,六年后,她丈夫的侄子说是她杀了她的丈夫,却并无实据,数日后,老妇招供,判绞刑。你告诉朕,你觉得这案子判的如何?” 比起卓生泉,夏珲要稳重许多,他先是将案子在心中默念一遍,才说道: “陛下,此案有疑点二,其一,老妇年过七旬,按律不该刑讯,既然没有实据,若是没有刑讯,老妇是如何认罪的?其二,臣不知这老妇可有儿女,若是没有儿子,她丈夫的侄子出首状告只怕有贪图家业之嫌。故而,臣以为此案当发回重审。” 看了夏珲一眼,沈时晴冷笑,走过去,亲手将那本折子拍在了夏珲的手中: “可是你们刑部也没有发回重审,反倒是允了那知县的判案,还说只判了个绞刑没有凌迟是那个知县‘宽仁’,一个尚有疑点的案子,竟然就这般夺了一个七旬老妇的性命。你既然在朕面前能说出这许多疑点来,怎么在处置这些案子的时候反倒没用上脑子?” “臣,有不察之罪。”夏珲手捧折子,直直地跪了下去。 只是片刻的功夫,刑部两个侍郎已经接连跪在了地上。 左都御史钱拙就站在两人前面,此时已经是手脚出汗双腿发抖。 没想到陛下却并没有看他,而是又叫了一个人: “大理寺卿郭昱。” “臣在。” 年轻的皇帝这次手里没有拿着折子,她背着手,徐徐走在众臣之间。 “能惊动你大理寺的,多是人命大案,今年至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