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策论之难 (第4/5页)
其实也就是一天写三篇议论文,每篇一千字左右,一千字的作文对唐宁来说是小意思,但如果让他用古文写,还要写的文采飞扬,满篇之乎者也,他三天也写不出来。 这一场策论,对他来说,较为艰难。 他翻开试卷,第一道题只有四个字。 治水方略。 第一道题问的是如何治水。 策论的题目一般都很简单,上一次州试的题目是“痛革官弊””“筹备饷银”“整饬营伍”,每一年的考题都不一样,一般都会和时事挂钩。 水患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大禹治水。 治水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唐宁没有详细的了解过这个时代的治水方略,但大概的思想就是改堵为疏,限于见识,他们还没有关于现代综合治水的理念。 唐宁不是水利专业的,对此有所了解,但却并不精深。 他不能直接落笔,先在草稿纸上写下了“疏浚”,“裁弯取直”,“河道整治”,“植树造林”等,具体的罗列了利弊之后,才想着怎么组织语言,将之串成文章…… 这一道题写完,锣声响了一次,说明时间至少过去了两个小时以上。 他随便吃了几口,填了填肚子,便又看向下一题。 看到这一题的时候,他稍稍松了口气,这一题是让考生阐述如何控制疫情的。 这不是一道医学题,作为一位地方官员,就算是不懂医道,也要懂得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这道题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