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〇四〇回 妙女藏匿旁观家兄 顽童撩惹笑结金缘 (第5/9页)
哥若是明理,莫要上去为妙。 徐增寿一脚搭在自家案上,身子却靠着后头学案,并以一肘撑在那案头。对于黄瑛所问,他略显迟疑,转头又见身旁几个纨绔子弟眉眼里含着笑气儿怂恿,瘦驴拉硬屎一般抻着嗓门说:“好,那本公子今儿就舒坦舒坦。”说罢,一甩袖子,似个爷儿似地翻身上了缚辇。 瞬间,又引得众生一阵唏嘘。 黄瑛捋着胡须,居高临下,一笑说:“好。倒有些气派!但本官常闻,你父中山王和你长兄魏国公但凡在战场上负了伤,宁以刀枪为杖走回去,也绝不会役使他人来抬。却不知,为何到了贵公子这里,竟是这般豪气?” 徐增寿听得那话儿顿觉一丝羞愧,无奈又碍于在众目之下的颜面,一时已落个骑虎难下的窘境。暗里思量一番轻重后,竟硬着头皮,摆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架式狡辩:“教授说的没错。但我父兄为朝廷出生入死,身为徐府子弟,享受这点优待也不为过吧?” 黄瑛一笑,点头说:“说的也是。但公子可知这缚辇为何物?” 徐增寿一声冷笑:“三岁孩子都晓得,不就是抬负伤者的物件嘛?” 黄瑛再问:“你可知,你父兄为何即使身负重伤,也拒不享用此物?” “这……”徐增寿竟被问得昏了头。白他一眼,“鬼才晓得。” 黄瑛故作一声叹息,摇头说:“是为师错了。看来师教不化,只能送回家教了……”言毕转头,又吩咐两位训导官,“好生将徐公子抬回府去,就说此子没他父兄那等硬骨头,从今后只能享用此物。” “是。”二人得令,俯身去抬。 徐增寿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