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57节 (第5/7页)
其实咱们这个民族说好也好,说桀骜、有些人也桀骜着呢。 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士可杀不可辱……反正这种激励着人拼命的话很多,而且上至贵族、下至平民,总有一款适合你。 更让事情变得复杂、且朱厚照无论怎样也无法提前布局的一点,就是公信力。 说的简单些,开海的确对于一些百姓有利,至少他不用一直在土里刨食吃,但是朝廷、官府是没有公信力的。 你说得再漂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不信,大多数人又是文盲,一年后的好处,不如现在请他吃一顿烧鸡。 这是无知的人, 还有些纯坏的人,他们在这条走私的链条上获利,普通人大概会怕,他们? 出海,走私,这本就是冒险者和亡命者的天堂。 毛语文在江西查到的鄱阳詹氏就是如此。詹氏已经可以说是士绅,因为其家中有官、也经商。如果不是开海,仅仅抓个詹氏还算问题不大,可事情到此时已经变了性质,其他一样涉及走私的士绅,在本能的驱使下开始抱团。 锦衣卫在这样的抓捕中就遇到了困难。 饶州府知府是个叫王升的中年人。尽管锦衣卫明火执仗,他也敢在门前阻拦,一句话。 “拿圣旨来!” 毛语文再怎么样,也不能就这样擅杀知府,所以还真是头疼。 王升似乎底气也足,“沟通外国、私贩禁物,不过是毛副指挥使张嘴说说。本官要圣旨,毛副指挥使没有,要证据,毛副指挥使也没有。就这样,便想在鄱阳县抓几百人?!” 鄱阳有淮王,这些人的底牌也不小。 毛语文难以施行,“王知府,你是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