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78节 (第1/7页)

    相反,如果是一套相对复杂的盐政,那么推广下去也必然是困难重重。

    所以这其实是基于现状、综合考虑的选择。

    顾佐退下之后也没闲着,他寻着合适的时机去了李府一趟。

    李东阳看到他的奏疏也一样是皱眉头,“陛下有意革新本是好事。可开海之事刚刚平息,朝中上下仍有怨气,此时骤而动盐法,是不是略显得急躁?”

    作为阁臣,他考虑的自然是朝堂情绪。

    顾佐是技术性官僚,他已经探明了皇帝的口风,取得了支持,于是更加等不及,“阁老,盐法之坏已深入骨髓,早改一天,则天下百姓俱得其利,晚改一天,则天下百姓俱受其害!这事等不起啊!”

    “老夫不是不要你改,老夫说了,陛下欲革弊政,起新朝之气象,这自然是好事。老夫的意思,你稍等上几个月,也许会更容易些。再有,陛下从未见过盐商,所说的拍卖之法也没有完全说死。可见陛下也有尝试之意。礼卿何不趁此机会详加考证?岂不知越是重大的国政,越要谨慎。”

    “杨应宁在西北之局,是复套成则生,复套败则死。礼卿难道也想让盐法框住你?假若盐法改革不成,你身死事小,朝廷的盐法就此僵化、无人敢动,这才事大。”

    李东阳的话更显一个成熟官僚的稳重,他是提醒顾佐,大事要考察清楚。

    顾佐将此话听了进去,“倒不如,下官去接触接触盐商!”

    李东阳不可置否。

    如果盐法真要改,那确实是个重大之事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深化、神奇与海上武装

    对于顾佐来说,他觉得皇帝的改革思路中最为惊艳的是组合式的支付方式,本色还是折色的选择权又重新回到了朝廷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