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308节 (第2/6页)
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草原温暖,牛羊放牧。 正是立功的好时节。 当初他们八个人可是君前立过誓的。 而且作为最早的八个甲级卫指挥使,他们也是如今皇帝嫡系将领中为数不多,真的有实战经验的将军。 所以皇帝对于他们的重用就更加异于一般人。 周尚文也是升得最快的,他如今是大同总兵、大明骑兵都指挥使。 总兵一职是大朝会之后刚刚调整的。当时文官密集调整,总不至于只许文官升官,不许武将升职吧? 升官的理由就是他在弘治十八年主动领兵巡边,前出接敌,虽然一年下来也就杀了几百个敌人,朝廷中还有文臣说三道四,言其领兵不稳。 但说话管用的还是皇帝,皇帝喜欢,那就升官。 而当初那八人,也都或多说好有些升赏,只不过谭闻义、史大淮在浙江,于子初在福建,跟随周尚文到到大同来的,就是孙希烈、常大成、柳江杰、和徐镇安四人。 这四人常大成性格最为稳重,所以周尚文并未将其放在大明骑兵之中,而是让他带着柳江杰守卫大同。 孙希烈和徐镇安则各领一卫骑兵。 另外两位指挥使分别是马一槐和严兴奎,这两人都是当初杨尚义用的人。周尚文刚来时,这两人当然是有些陌生, 不过周尚文的风格相比杨尚义更加激进,将军的威信都是在战场上的胜利中建立起来的。 到正德元年的四月,周尚文命令他们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 而他回到大同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指挥使升帐议事。 因为他们都没去大朝会,所以周尚文要把朝廷的旨意带到,他一身戎装,虎目扫过众将,“陛下登基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