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87节 (第4/7页)

州也择地开埠。”

    “陛下圣明。”

    “开埠之后,与何处贸易?”

    “登、莱陆上交通不变,然海禁一开,则登辽两地皆可相通。诚令登、辽两地不为禁限,则商贾往来络绎不绝。不惟登辽边腹之间征贵征贱,人可使富。即青莱淮泗皆可与登辽转相贸易。则登州且为一大都会……何患户口之不殷繁,方舆之不充实?”

    所谓登、辽,其实就是今天的烟台、大连一带,陆上交通不变的时候,海上如果能开个口子,其实也行。

    因为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有限,水路是重要的运输通道,所以古时候大城市都以运河而兴,譬如扬州、淮安等。

    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交通方式产生巨大革命,所以运河城市因此衰落。

    “登州如瓮大,小民在釜底。粟贵斗一金,粟贱喂犬豕。大熟赖粮逃,大荒受饿死。”刘健念得应该是歌谣。

    “刘先生不必忧虑过深,朕既然允许在宁波、福州和泉州开埠,就没有不许登州、辽东开埠的道理。朕也常常和各地督抚说,只要是有利于百姓民生,所有的措施都可以提。你说要开海路来弥补东三府陆路不通的弊病,朕以为可以。”

    刘健行跪拜大礼,“陛下真乃我大明仁君!”

    朱厚照去将他扶起来,毕竟七十多的人了。

    “刘先生,山东就拜托你了。朕一直盼望着,大明的百姓能富起来。都说朕富有四海,大明是中央之国,可中央之国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是朕当老百姓,也不愿意成为这样国度的百姓。山东地大、民多,耕地还是不缺,刘先生主政山东,务必要以百姓为重,鼓励耕种、经商,大兴教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