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149节 (第4/8页)
卢家的效率也是极高的,第二天一大早,钟鼓声响起,卢家马车载着送信家仆和办好入职的柴齐,以及一马车的海盐,在卢家护卫的护送下,驶出国都城的延平门,向暮山县出发。 马车驶出延平门后,柴齐掀开帷裳向外张望,晨曦的光缕进天边浮云,给飞来峰顶的飞来医馆投下了层层光雾,依然清晰。 也是这个时候,忙活了小半夜的金老,吃完早饭后递了一撂纸页给润和帝,最上面一行大郢文字“盐税制度”。 润和帝将纸页搁在餐板上,一字一字地仔细看。 金老在里面列出了由官府出面与各地商人合作,监管盐矿、制盐和加工等流程,并控制特殊盐转运、发放和售卖等措施。 目的是让所有百姓都能吃上物美价廉的食用盐,让暮山县山区的贫苦山民,也能吃上花销得起的海盐;同时国家也有稳定的税收部分。 纸页的最后一行:“一点浅薄之见。” 润和帝反反复复地看了三遍,然后将纸页传给其他老臣们看,每个人都极为认真,看完后递给隔壁床的老臣。 赵国公在赵月的搀扶下起身,借了抢救大厅的纸笔,在四拼的a4纸上,画出了在大郢盐矿、盐井和海盐的分布图,详细标注地点、大概产量,确认无误后呈到润和帝手中。 润和帝下床,把分布图贴在大白板上,与老臣们商议执行方法、监督管理和维持等方面的细节。 最年轻的老臣六十八岁,年龄最大的八十二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了好几日的时间,《大郢盐税制度》初具雏形。 第138章 防治花柳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