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_盛唐小女官 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盛唐小女官 第69节 (第6/6页)

然当了县尉, 她就干县尉该干的活,不能白白被人喊一声“郭少府”。

    一般来说县令会定时慰问县中的鳏寡孤独,年纪太小以及年纪太大的得送点粮油米面之类的物资,处于婚嫁年龄(男子二十以上、女子十五以上)的得统统登记造册定期举办官方相亲大会。

    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人力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上头给县官的考核指标除了规定的赋税徭役以外就是看你县里的人口了。

    积极提高生育率嘛,不寒碜!

    三娘在城中走访了几家, 问题都不大。毕竟这些人都在县城里略有薄产, 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在百姓之中还算家底丰厚的类型。

    时人和离与再嫁都还挺稀松平常, 真正丧夫寡居的寡妇并不算太多。

    即使她们自己还没这个想法, 县衙的官媒那边也会时不时拉出一溜壮汉询问她们有没有改嫁意向。

    要是已经走出丧夫之痛的话,她们这日子其实过得还算精彩。

    三娘反而从她们嘴里听到不少同里的事情,很多结婚生子没几年的妇人因为丈夫从军去了,很多都是三五年见不着丈夫的面,日子过得不是寡妇胜似寡妇。

    这一点三娘此前其实在读到王昌龄那首“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及李白那首“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她就了解过了,只是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感觉又与读诗时大不相同。

    这些女子一边独自抚育儿女、奉养老人, 一边惦念着远在边关保家卫国的丈夫,心里的煎熬哪里是旁人能体会的。

    偏偏圣人热爱开疆拓土、朝廷连年对外征战, 各地不得不一茬一茬地往边关送人,如今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样的一个女人必须独守空房。

    可不就过得比寡妇还寡妇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