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塑千禧年代 第703节 (第7/7页)
事情:“汪总啊,前两个月,旧金山那边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商业项目,是围绕短信来做sns,我觉得还挺有意思。” 汪延静待下文,哪里有趣? “现在的手机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电话和短信越来越是大家密切交流的纽带,这种着眼于短信或者说着眼于手机的项目,难道没有意思吗?”方卓笑道。 汪延举了个例子:“比如新浪热线?” 新浪热线的无线增值服务一直提供了很不错的营收,正是对移动端的内容开发。 “新浪热线像是把一个缩小版的门户网站截取一部分内容再塞给用户,它还是新浪熟悉的领域,包括博客,更多的还带着媒体、精英属性。”方卓侃侃而谈,“博客相较于门户的模式在进步,门户是网站在说话,博客是让一部人参与进来,移动端能让更多更多的人再进来。” 截止到这个5月,博客的作者规模是1748万人,活跃博客作者也就是月更新一次以上的接近770万,而博客读者的人数超过7500万,活跃读者超过5000万。 去年的“博客”是年度热词,今年即便冒出来校内网和qq校友,博客的强劲增长仍旧没有截止。 汪延对博客的发展是满意的。 之前方总来北京点名要听的博客业务汇报,当时看他也和自己一样满意,但现在看来,还是有更多的想法。 网站→一部人→更多更多的人。 这不是pc上的模式变化,不是博客、qq空间那种异同,而是交流介质变化所带来的发展。 方卓见汪延仍旧在思索,感叹道:“科技的发展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发声,从电脑到手机,这里面蕴含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