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_重塑千禧年代 第9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922节 (第5/7页)



    本来邱慈云一直对德国建厂持反对态度,但德国银行的资金政策加上方卓暗示的新一轮定向融资以及颇为坚定的态度让他转向思考,如果在德国建厂能够得到什么?

    邱慈云知道方总有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忧虑,他在这一点上的判断有所不同,认为如果真有严厉的场外因素,即便有海外工厂也很难规避。

    但换一个角度来想,海外工厂或许可以帮助易科开拓更多的国际客户。

    今年的半导体遭遇拐点下跌,整体需求走弱,这让冰芯升级的65nm产能有些尴尬,目前导入的国际大客户只有高通和amd,虽然这两家的订单在持续增加,但仍旧低于预期。

    晶圆厂需要有持续合作的大品牌伙伴,一方面是稳定的产能,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一起在技术升级上有所合作。

    像冰芯现在研发的45nm虽然还没到风险试产,但已经与高通联合开发下一代制程的芯片。

    台记这方面仍旧是最强最好的,它拥有广泛的国际大客户,nvidia、stm、adi等公司都是长久的合作伙伴。

    邱慈云被迫转变思路之后就希望能够借助德国施加的影响力来获取更多的国际订单。

    因为德国有知名半导体公司英飞凌,擅长功率半导体领域,他修正了方总的竞争思路,认为不能以短攻长,不能把目标放在开拓功率半导体业务上,而是要尽快形成战斗力。

    但是,也不能把冰芯最好的技术能力放在德国。

    所以,邱慈云几经讨论之后认为,德国可以建造一座65nm的晶圆厂,等到那边建成,本土的制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