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塑千禧年代 第930节 (第4/6页)
是14.18亿美元,这个规模足以成为全球前列的晶圆代工厂。 之所以进步这么大就是因为65nm生产线的顺利运转。 今年第一季度,合肥厂的65nm生产线产能爬坡,3月份的时候从1.5w片爬到2.5w片,剩下的三个季度受到次贷和金融危机影响,产能利用率没能按照预期拉满,平均只有80%。 全年下来,1.5 1.5 2x10=23w片。 冰芯12英寸65nm制程的晶圆价格逊色于台记和联电,台记是5000美元一片,联电是4500美元,冰芯平均是4400美元。 单单65nm生产线在全年贡献的营收就是23wx4400=10.12亿美元。 而合肥厂130nm生产线、杭州二厂利基型存储、上海三厂传感器加起来的营收是4.06亿美元。 即便国际最先进的量产制程是45/40nm,相对先进的65nm制程仍旧在量产一年多的时间里把冰芯推到了全球前十的代工厂行列。 这有点像当初的中芯,仅仅四年就成为全球第四大代工厂,凭借的就是制程的快速追赶与落地。 先进制程的意义之一便是如此了。 当然,大厂和强厂是两个概念。 方卓自认为冰芯不算特别大,更谈不上强,去年营收14.18亿美元,成本就13.38亿,毛利只0.8亿,还有,净亏损是2.9亿。 这样的情况凭什么是全球前十乃至所谓的第四晶圆厂啊? 你们idc单凭营收来评比,这个标准是不是就有问题? 方卓对来自idc的评比敬谢不敏。 “方总,idc绝对专业,我们结合高通、amd等客户的信息披露,还有上游原材料的情况,认为冰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