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08节 (第1/5页)
朋友:“……” 唐代诗人张籍贼眉鼠眼地说:“单吃的话吃不下去,韵嗓子,得配蜂蜜吃,一次能吃一大勺。 我一天吃三勺,定时定量。这是我的独门秘技,别人我不告诉他,你千万别跟别人说。” 朋友:“……” 谢谢,没人会想学的。 朋友觉得太离谱了,结果没过多久,张籍就写出来了:"恨不相逢未嫁时。" 朋友:“……” 他有了一个危险的念头,现在吃还来得及吗? 【杜甫这一生从《望岳》开始,从《登高》结束。 年轻的他想爬上泰山,一览众山小。晚年多病的他登上高台,物理上一览众山小,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到。 不知道他回忆起年少梦想的时候,该有多么怅然。 很多人说,李白好像从未老去,杜甫好像从未年轻,杜甫的诗歌读来苦兮兮的,全是不停地倒苦水。 可这些苦又何尝不是现实? 不是说天真的人读不懂,而是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能更加理解杜甫的诗歌。 白居易年少经历战乱,评价杜甫的诗歌:“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宋代诗人陈与义经历了靖康之变,方知杜甫诗的可贵:“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现代诗人郁达夫经历了战乱,写道:“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 鲁迅曾经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杜甫处在黑暗中,提灯写着诗,站在光明里的人自然看不懂。 杜甫也希望那些人永远不要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