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123节 (第3/6页)

山人,他望见这首诗的时候,深深叹息。他第一次出川,是和父亲弟弟一起前往京城考试。第二次,是回家丁母忧,第三次是回家丁父忧。

    他走过水路,也走过陆路,爬过蜀道。

    没有比爬过蜀道的人更明白蜀道的艰难了。

    可这首诗说的又不只是蜀道难,说得也是政治形势的难。

    他望着天幕中逐渐显露的诗文,深深点头:"李白说得对。姜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后来双艾奇行,才勉强破了这天险。这种险地,如果首领是豺狼虎豹,早晚会造反。”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一语成邋,蜀地会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地方吧?”

    苏轼收回思绪,含笑看着自己的弟弟苏辙:"子由觉得这篇怎么样?能被称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吗?”

    苏辙若有所思:“开篇意气风发,后来雄浑壮阔,最后侧身西望长咨嗟。犹如宝剑入鞘,却还杀气腾腾。”

    “李太白这首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论其豪迈之气,确实无出其右。辙觉得这首能算。”

    他说的是李白的诗。李白不是个谦虚的人,他知道自己文采好,也常常自夸。这就给后世很多评论家发挥的空间了,不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寻找夸夸的词。

    用李白的诗形容李白就行了。

    苏轼望着远方,思绪飘远:“好久没

    回家了,什么时候我们回去一趟?”

    苏辙明白哥哥这是被勾起了思乡之情。李白出川之后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他们也差不多,丁父忧之后几乎没回去了。

    苏辙:"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