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袁术 (第5/5页)
7年(建安二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 当时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 仲应:“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袁术受感动,乃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邪?”,乃听从仲应之言。 然而此时袁术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发生了部曲陈兰、雷薄叛变,掠粮草奔于灊山的事件。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 结果在路上被曹cao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 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于是又退军至江亭。 。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从弟袁胤畏曹cao,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 孙策破刘勋后,收留了袁术的家人。后来袁术儿子袁耀仕吴为郎中,耀女又许配给孙权的儿子。 陈寿曾经评价道:“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虽复恭俭节用,而犹必覆亡不暇。”“袁术奢yin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