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筹备进京 (第3/3页)
都听不出来。” 杨红缨摸摸小老四的脑瓜。 “真哒!”老四一个高蹦起来。 刘青山也笑着拍拍身边安静坐着的山杏:“你和山杏一起都去!” “太好啦!” 小老四立刻搂着山杏,又蹦又跳,不过高兴了一阵子,就又想起来一件事: “那还有娘呢,爷爷奶奶呢,要不咱们一大家子都去好啦!” 还不错,没忘记几位长辈。 林芝则笑着摇头:“我就不去了,你们出去玩的高兴,我在家就高兴。” 刘青山点点头:“这趟去肯定比较折腾,等我在首都那边买了房子,安顿下来,以后咱娘和爷爷奶奶,啥时候都能去住。” “哥,要在首都买房子啊,那太好啦,咱们就在天~安~门广场里面买!” 小老四又开始蹦高。 刘青山摸摸鼻子:你哥好像没那个本事啊。 林芝却有点担心:“三凤,在首都买房子,人家允许吗?” 这种事情,简直想都不敢想,能在夹皮沟盖起五间大瓦房,林芝就已经心满意足。 爷爷刘士奎这时候开了腔:“等二凤的户口和粮食关系都开到首都那边,按理说,就可以在那边买房子的,不过三凤啊,咱们在首都买房子,也没啥用啊?” 买房子置地,这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无论到啥时候都是正事,刘士奎也不反对。 他担心的就是一点:也没人在那边常住,总不能买了房子空着吧? 刘青山就笑着跟爷爷解释:“爷,二姐在那边上学,以后还要在那边立业,包括我和咱们村里的一部分事业,也都要向首都延伸,趁着现在房子便宜,我手头又有余钱,当然要买下来。” 这么长远的计划,刘士奎也搞不大懂,不过能在首都买房子,毕竟是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也就点头: “行,你们年轻人的事,就由你们折腾,我们这些老的,就跟着你们享清福,哈哈。” 去首都的计划,就这么确定下来,人可是不少:刘家小一辈的,全都包括在内,另外还有大姐夫高文学,以及还在吃奶的小火。 不过在出发之前,还有些杂事,需要处理,比如说大姐要和张老三张老四他们哥俩,交接养鸡场的工作。 二姐也要去开介绍信,还有办理户口和粮食关系。 刘青山也要把村里和野菜厂的大事小情安排妥当,这一趟的首都之行,只怕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必须先稳固后方。 另外就是物资的准备,去看望大姐夫的家人,总不能空着手吧? 还有林子洲那边,也要带一些土特产过去,毕竟夹皮沟能上报纸,人家帮了大忙。 而且他还要上山,在师父那住两宿,上次那两箱子古画,里面有十多幅,都破烂得不成样子。 刘青山准备带过去叫鲁大师帮忙瞧瞧,看看能不能找人帮着修补修补,不然糟蹋了实在可惜。 在山里跟哑巴爷爷说了要去北京的事儿,老爷子还交给他一个信封,比比划划着: 正好去看看你师叔。 师叔? 刘青山也不知道这是哪冒出来个师叔,不过师父既然这么交代,他也就把信封收了。 一九八四年八月一号,建军节这天,刘青山一家人,喜气洋洋的离开了夹皮沟,向着首都进发。 第一站,春城。 刘青山他们,大包小包地上了开往春城的绿皮火车。 “哇,这就是火车啊,好大!” 小老四嘴里叽叽喳喳的,那叫一个兴奋。 山杏的大眼睛里,也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新奇的东西。 车窗外飞逝的原野,车里面拥挤的人流,吵吵闹闹的说话声…… 车厢里的人有点多,刘青山他们是中途上车,所以只抢到了两个空座,大姐抱着小火坐一个,剩下的大伙轮流坐。 人多没好味,汗味儿,臭脚丫子味儿,烟味儿等等混杂在一起。 好在这时候的火车,是可以开窗户的,两边的车窗都打开,穿堂风一吹,车厢里面还真一点也不憋闷。 “哥,咱们去别的车厢溜达溜达。” 小老四好动,第一次坐火车,当然要看个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