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367章 良臣张唐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良臣张唐卿 (第3/4页)

。”

    “这怎么行?税收乃是国家大计,怎么能cao于私人之手?”

    “听说,此举是为了杜绝解送税银的消耗,每年税银的两成,都被解送给吃掉了。”

    “人家银行不收解送银子?”

    “当然不收了?像是今年的夏税收完后,各地只需要派一个人把汇票送到三司即可,三司要用钱,直接去银行提钱。”

    通过银行解送税银,属于历史的首创。

    不过,可以想象的到,此举会断送多少人的财路?

    解送银子还要不要收?火耗银子还要不要收?没有了这些正税之外的附加,官吏们从哪里上下其手?

    弹劾的奏本雪片般飞进了进奏院。

    为了表示对三司的支持,银州率先把夏税存进了银州的大宋皇家银行,并高调的把票据送进了三司。

    随后,绛州、陕州、祥符县、益州等地,纷纷把夏税存进了银行。

    如果有心人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支持三司革新的地方,几乎都是天圣五年和天圣八年这两科进士主政或者担任通判的府州县。

    堡垒,往往会从内部攻破。

    已经有府州支持三司的革新,慢慢的,大部分府州都会跟进。

    赵祯笑的很鸡贼,“张爱卿果然是良臣啊。”

    不过,赵祯也很好奇,银州几年之内都要免税,张唐卿还要把票据送过来干什么?

    实际上,这是张唐卿按照后世那种收支两条线的模式cao作,银州税收如何,要让朝廷知道,否则,后任的知州就会缺少监管。

    张唐卿不知道赵祯正在惦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