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225章 可怜一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可怜一书生 (第2/4页)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笑了起来,当年过年期间,张唐卿和柳永比诗词,自此之后,柳永改过自新,回家苦读,已经在士林中传为佳话。

    苏洵笑道:“柳三变已经说好了,今日不做浅吟低唱,其他的,随意,明峻兄,该你了。”

    赵祯也跟着起哄架秧子,“明峻兄,今日不准再做情啊爱啊之类的,这样,我给你出个范围,来个边塞诗词。”

    张唐卿一愣,随即想到了去年他向赵祯提到过的扰乱西夏国的主意,难道,赵祯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边塞地区?

    这是好事情,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赵祯重视了西夏国和辽国的威胁,将来在做决定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边塞诗?做不出来,但是词嘛,辛弃疾写过很多。

    张唐卿笑道:“诸位女相公,可有关中人?”

    赵祯身边的清倌人小声说道:“奴家是秦凤路庆州人。”

    “好,就你了,一会你用关中话唱出来。”

    “是,请大官人赐词。”

    张唐卿站起来,喝了口酒,“破阵子,寄天下书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一书生!”

    张唐卿说完后,施施然坐下。

    众人集体失声。

    好一幅吹角连营,好一幅沙场秋点兵,可最后一句可怜一书生,道出了多少无奈?

    清倌人熟悉了诗词后,取来琵琶,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