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624章 权在手,令来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4章 权在手,令来行 (第2/4页)

相,您要不要搬到夏相公的值房?”

    张唐卿摇了摇头。

    名不正言不顺,只要张唐卿头上没有枢密使的头衔,他就不能搬到夏竦的值房,容不得半点逾越。

    张唐卿在白纸上,郑重的写下了“大宋军事管理架构图”这几个字,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如今,大宋的军队管理很混乱,并且管理层级明显脱节了。

    例如三衙。三衙主要掌管大宋在开封府的禁军,也就是所谓的上四军和殿前司,还有金明池水军和登州水师。登州水师属于禁军行列,和明州、广州等地方的水师完全不同。

    而地方部队,一般有当地的知州或者知府负责掌控,同时又受到枢密院和兵部的联合管辖,政出多门,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当然,这和大宋以文御武的传统有关系,目的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造反。

    再加上各种差遣官、寄禄官、三班院等等各种品级职务,让人很难明白大宋的管理层级。

    再说了,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大宋又撤销了一些职位,使得有些管理名不正言不顺。

    宋初,三衙还有一位都部署掌管,但后来因为三衙都部署的职权太大,所以就把三衙都部署这一层级的都部署和副都部署都取消了。

    取消就取消了吧,侍卫步军司都不敢设都检点了,而是叫总管,权力一样大,难道名字换了,级别降低了,就能降低造反的风险吗?

    风险来源于这个职位本身,而不是来源于职位的品级。

    哪怕你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