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314章 管勾公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4章 管勾公事 (第3/4页)

元昊认为要先解决后顾之忧,则明年的大战会发生在青唐附近。”

    范仲淹一下笑了起来,“你啊,你啊,小小年纪,从哪学的这么腹黑?李元昊碰到你,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张唐卿作了一副无辜状,“怪我了?”

    “富弼去泾州把你的计划全盘托出,夏相公惊为天人,他已经在你的奏本上署名,并保举富弼为管勾泾原路缘边安抚使司公事,你为管勾泾原路缘边安抚使司副公事。”

    张唐卿一愣,这是什么意思?我又有差遣了?又要多拿一份工资?不好吧?

    “这……”

    范仲淹最喜欢看张唐卿这种吃惊的表情,缘边安抚使,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例如河北西路的经略安抚副使宋守约,同时也是河北缘边安抚使。

    缘边安抚使,自唐代就有,宋朝本着"旧不常置,皆因事命使"的原则,北宋前半期,只有代天子安抚一方之职,没有经略之职,并且只在缘边地区设立,目的是加强边地的管理。

    不过,北宋末期,缘边安抚使的职权被不断加强,甚至有了军事权,比普通的经略安抚使职权更大。

    这次夏竦保举富弼为管勾泾原路缘边安抚使司公事的职责,就是统筹管理、处理两国之间外交事宜,包括麟府路、秦凤路等和西夏接壤的地区,都在富弼的管辖范围之内。

    但不管是富弼也好,张唐卿也罢,都太年轻了,不敢直接给缘边安抚使的名头,只能给一个管勾公事的差遣,这样就不会太扎眼了。

    在张唐卿看来,简直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都是一样的工作,名头不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