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302章 银州工商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银州工商务 (第2/4页)

,百姓的负担其实还非常重。

    商税主要收取银钱,有些地方则又发明了一种税,叫“折帛钱”,卖丝绸的,官府不要丝绸作为收税,而是要同等金额的铜钱,但中间要产生一笔倒卖的差价,官服会让商家缴纳正税的两倍左右,以做“折帛钱”。

    当然,“耗米”和“折帛钱”不会体现在朝廷的税收总额里,至于这笔钱去了哪里?没人关心,也不能关心。

    “凡在工商务内的商人,减免“耗米”,不收折帛钱,只要缴纳夏秋两季税负即可。”

    丁茂林惊的站起来说道:“大人,三思,耗米和折帛钱不是小数目,如果您减免了这两项,银州县可就没多少税收了。”

    曹佾跟着张唐卿半年时间,尤其是听张唐卿讲述过两浙路的丝绸计划,对经济算是初窥门径,出声道:“先生,您想通过减免这两项,吸引商人在工商务安家落户?”

    张唐卿说道:“不错,银州的炊饼就这么大,无论我们再怎么收税,也多收不了多少。”

    “所以,先生要把银州这个炊饼做大?”

    “对,只要银州的商户多了,咱们才能多收商税,哪怕每户的商税减少了一半,只要商户多出一倍,就能和现在的税收持平。”

    曹佾、丁茂林和徐良还没消化完,又听张唐卿说道:“取消银州三县门税、丁税,户贴钱减半,取消徭役,以银钱代劳役,缴纳助役钱,每口人每年五十文。”

    门税,就是进城门时收的税,只要你带着货物进城,必定要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