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4章 赵祯的小心眼 (第1/4页)
王曾现场拿起笔,写下了对移民之策的意见,赵祯现场批复同意并用印。 “爱卿,还有一事,朕有点为难。” “请官家明示。” “如今政事堂有你们六位相公,按理说人数够多了,但朕想保持七位参政,不知道爱卿以为,谁能担当大任?” 王曾刚想推荐自己的人进入政事堂,忽然想起女婿信中的一句话:若官家问询参政人选,岳丈大人切记不可推荐。 王曾忽然觉得头皮发麻,浑身上下的汗毛立了起来。 “此子竟然未卜先知?” 非张唐卿未卜先知,而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历史上,刘娥死后,赵祯召王曾入朝为枢密使,吕夷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祯先后向王曾和吕夷简问询谁能担任参政,两人都推荐了自己阵营的官员,致使赵祯以为俩人都有很大的私心,所以,不久后,两人相继被贬。 当然,吕夷简被贬,还有其他原因,但这是压倒吕夷简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历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赵祯小心眼的性格不变,喜欢试探人。 张唐卿可不希望老岳刚上任,就被赵祯戴上个私心甚重的帽子,所以,在给王曾的信中提了一嘴。 “臣以为,参政乃是协助官家处理朝政的臣子,至于谁合适,臣不敢置喙,请官家一言而决。” 赵祯不可思议的看着王曾,问道:“爱卿没有推荐的人选吗?” “若让臣推荐人,定有私心作祟,无法做到公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