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既得利益者 (第3/4页)
来,包好,晚上要用。 “丁先生,准备一下,明日下午,咱们去河北西路。” “大人,这么急?” “嗯,明日送别王曾,咱们也开溜,现在开封府是多事之秋,咱不掺和。” 王曾被罢相,有资格当当朝第一人的不在少数,例如吕夷简、张知白、张士逊、张耆、夏竦、章得象,甚至李迪等挂着同中书门下职务的人,都有可能,现在是各显神通的时候,自然会到处拉人壮声威。 “大人,昨日,我听说承恩侯刘美想招您为胥?” “不用搭理他,没几天蹦跶了,对了,你给我爹写封信,等王曾回家,让他去王家提亲哈,别忘了。” 周礼惊喜道:“成了?” “那当然,我张唐卿出手,就没有泡不到的姑娘。” “你牛,你牛行了吧?” 昨日宿醉,张唐卿感觉还没醒酒,所以一睡睡到了天快黑了。 马车上,周礼说道:“我和老赵这边的差事忙完了,吏部说,给我和老赵个将仕郎的文散官,我和老赵觉得,有点鸡肋。” 将仕郎乃是从九品的文散官,也算是入流,但要想以从九品文散官得到差遣,只有一种途径:广南摄官。 宋代两广地区的多数地方,生产力有限、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导致了本地人很难考上科举,另一方面外地官员普遍不愿意到两广来出任基层职务。 朝廷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便在两广地区于当地“因特恩补授无品散官之人”或“落第士子”中考选“摄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