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告御状 (第1/4页)
赵允让和柴咏,怎么都想不通,明明价值几千万贯的丝绸,为何会一下子连一千万贯都不值了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个很深奥的市场经济学原理,柴咏不懂,赵允让也不懂。 牙行的中人也搞不懂,没丝绸的时候,他们没生意做,为何现在有了丝绸,还是没有生意? 张唐卿接到黄旗的信,陷入了沉默。 经此一役,江南的丝绸市场,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恢复,尤其是丝绸商人,会倒下一大批。 今夜之后,有几人上吊? 事情都有两面性。 那些中小丝绸作坊,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凡是能抵御这一波的商人,都具备一定抵御风险的实力。 只有大丝绸商出产的丝绸品质才会统一,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小丝绸商和作坊倒闭,为中大商人腾出空间,产业高度集中,才能有效的抵御风险,才能在外贸出口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曹佾看完了黄旗的信后,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先生,为何同样是丝绸,在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价格呢?” 张唐卿笑了一声,说道:“这就是市场经济,货物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是人为的赋予了他价格,大家约定成俗的按照价格来交易,价格的形成,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掌握着。” “谁?谁能决定价格?” “市场。” 曹佾依然迷茫。 “市场的供需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