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万岁_第11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第2/3页)

,换做是你,该如何抉择呢?”

    李承霖抬起头问道:“阿辞可是有了完整的打算?”

    江辞微微颔首,站起身来,走到李承霖身边,弯下腰来,在她耳边轻轻诉说着自己的计划。

    李承霖听着,时不时地蹙眉,时不时地点头回应着,末了,又疑惑地问道:“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李承贺主动让位?”

    江辞郑重地说道:“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他尽失民心,纵他有百般不愿,也不得不退位让贤。殿下忘了吗?先帝还是燕王时,东越大旱,百姓们认为当时的皇帝不仁不德,触怒了上天,而还是燕王的先帝因为广施仁心,百姓视他为贤者,将他推上了帝位。若当年的场景在明年重现,在长时间的铺垫与渲染下,李承贺声名狼藉,而殿下与其相反,百姓们心里明镜儿似的,我们再在背后出点力,他们便知道谁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了。”

    李承霖名字中的“霖”就是由此而来,她怎么可能忘记。

    新政权往往是一具具尸首堆起来的,若真有兵不血刃的法子,免了多余的死伤,李承霖倒乐得为之。

    更何况江辞举的这个例子实在是恰当得不能再恰当,李承霖频频点头,应声道:“好!我便依你所言。”

    @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

    接下来的时间里, 江辞负责主理隐州堰和隐州陂一事,拦水蓄水、开源节流。李承霖则暗地里派人前往嘉州、青阳郡等地,吩咐亲信官员整修水利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也按照江辞的计划, 将金银珠宝一律兑换成粮食,存放在各个仓库中, 又大力宣扬陆行密案件背后的真相,直至家喻户晓。

    起初李承霖还担忧此事太过张扬,李承贺会起疑心,结果盛丰酒楼递来消息, 说是吕淑妃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