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为王_第358章 改掉坏习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改掉坏习惯 (第8/9页)

自己是李渊叛军的蒙蔽,又因为受叔父牵连无法在大隋朝廷入仕,自带干粮到渭北投军,结果被李建成收录,用为典签。

    房玄龄的面子陈丧良当然得给,又隐约记得王珪也是一个历史名人,陈丧良当然是马上给王珪赐座上茶,对王珪很是表达了一番久仰之心,然后才问起王珪的来意。王珪也没客气,立即向陈丧良呈上了李建成的亲笔书信,还是以鲜血写成的血书,请求陈丧良过目。

    接过了李建成的血书仔细一看,陈丧良发现李建成是来向自己求饶服软的,李建成承认他不是陈丧良的对手,也知道水源已经被切断的永丰仓城已经注定要陷落,有心想要投降,却又因为是李渊之子,就算投降也注定难免一死,同时部下将领也大都顽固不化,坚持要与隋军顽抗到底,等待李渊回兵来救,所以李建成无法投降,只能是恳求陈丧良在城破时网开一面,放自己一条生路,让自己带着一些部下出城逃命,不要赶尽杀绝。

    李建成的血书言语甚是哀婉,语气十分可怜,显然斗志已经全消,再没有胆量和陈丧良再打下去,一心只是想求一条活命。使者王珪也向陈丧良一再拱手,诚恳说道:“陈留守,陈大使,永丰仓城里现在已经是水贵如金,将士每人每日只能领到一勺浑水,粮食虽多却无水蒸煮,人马却都只能生食米粟,军心沮丧之至,不出十日便会不战自败。左都督他又不幸生为唐国公之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开城投降,只能请留守看在往日的交情份上,放左都督一条生路,让他可以出城逃命,不至于死在乱军之中。”

    陈丧良不吭声,王珪又恳求道:“陈留守放心,届时左都督只会携带三五亲信出逃,绝不会带走大批兵马继续与你为难,万望陈留守垂怜,不要对他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