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1《那山那人那狗》中 (第3/4页)
的路父子俩的话也变得稍微多了一点。 气氛看似和谐了许多,不过等父亲送了一份特殊的信件后,父子二人在观念上又产生了巨大分歧。 那特殊信件是一份没有字的信,收件人是五婆,一个含辛茹苦养大孙子,孙子成了方圆几百里唯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但考出大山后,孙子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有每年春节时候会寄回来一张汇款单。 五婆思念去世的儿子儿媳,思念远在天边的孙子,以至于哭瞎了双眼。 而她之所以能活到现在,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父亲时不时地给五婆送“孙子的来信”。 这是五婆活下去的信念,如今乡邮员的担子交给了儿子,儿子没有丝毫犹豫就接了过来。 五婆握着儿子的手:“我信多,你常来啊!” 儿子:“诶!” 但等出了村,儿子便对父亲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 “你这么做等于包庇他,你为什么不告诉他孙子该怎么做呢?” 父亲当即反驳:“他是大学生!又当了国家干部,该怎么做还用别人告诉他?” 儿子闻言愈发不服气:“大学生怎么了,大学生就不能说了?” 父亲知道儿子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落榜不开心,所以岔开了话题,并吩咐儿子隔三差五和五婆念上几句。 儿子自然答应,不过也问了:“你交代的,我当然可以去做,可要不是我跑这条邮路呢,换了别人,谁会像你这样?这事该是他孙子做的,你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行?” 父亲:“你怎么教育起我来了?该干的能干的我就干,天花乱坠的想法,干不成有什么用?” 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