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_576 从格莱美到形象大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6 从格莱美到形象大使 (第6/8页)

而且格莱美方面也不太会给你零蛋,因为这是不符合实际的,《DNA3》和《江炎的史诗三部曲》也就罢了,但《Joey2》的竞争力确实强,拿不下一个奖天理不容。

    一张专辑里9首歌,有7首都在公告牌前十待过至少10周,有三首拿下过冠军。

    这样的成绩要是还拿不到一个奖项,格莱美的公信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而且现在还是老美相对公正,不,应该说是相对讲道义的年代,钱都给了,问题不会太大,要是放在20年后,江炎没准还真会捏一把汗。

    话说回来,本次格莱美江炎直接 间接拿到9项提名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国内毫无意外地再一次炸了。

    各路媒体奔走相告。

    各路明星被采访时候表示恭喜、羡慕。。。

    各种粉丝欢天喜地。

    除了这些常规的反应外,申奥委员会也算是放下了心里最后一块石头。

    因为江炎过了年才21岁,太年轻了,给他形象大使确实有一些压力。

    但现在好了,江炎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同时最关键的是,江炎这次不仅仅是自嗨,还带上了中国文化。

    “最佳世界音乐类专辑”在这个时候就体现作用了。

    所谓“世界音乐”一词最初于1987年在大不列颠创造,目的是帮助“推销非西方艺术家的音乐”,格莱美奖则于1992年正式设立“最佳世界音乐类专辑”。

    说白了就是西方人为了占领文化制高点给其他“非主流音乐”设置的奖项,用以表明自己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