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中秋宴 (第2/4页)
天下第一美酒“文武至尊”; 还有观澜书院的举荐和收留。 因为几位名臣大儒的关系,观澜书院已经被传神了,简直比大宋最高学府太学院都牛气,就好像入了观澜,几乎就等于中了进士一般。 ... 其实,这真不是观澜书院沽名钓誉、挑三捡四。 当初,观澜的初衷就是办一所义学,让天下间那些读不起书的有识之士,有一个可以一展才华的机会。 但是,一来从年初开学以来,大小事务不断,根本顾不上收容寒门学仕的事情; 二来,这些赶考仕子大多数来观澜,为的只是镀金。 进了观澜书院,那就算是范仲淹、孙复、杜衍、尹洙、柳永的弟子了,这等光宗耀祖的好事,谁不想要?是以,现在范仲淹等人接待举子极为谨慎。虽然见到几位名儒还算不难,但要经其首肯入学观澜,却是极难。 除了少数实在贫寒难济,又或确为可造之才的举子,观澜已经基本不收学生了。 可是,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不去找麻烦,麻烦自己会来见你。 观澜出尽风头,有人却不乐意了。 谁呢? 开封第一学府! 太学... 往年进京仕子,都会选择去太学旁听或是求教,太学的教谕们每逢大比之年是最有存在感的。不光手底下苦心教导多年的学子又一次要在贡试之中大放异彩了,而且,全宋儒生聚于太学求教、求评,那种众星捧月的光荣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可是,今年却一下变了味儿了,儒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