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传承 (第2/4页)
后来,因为民学围的人太多,而且谁都可以来听,又吸引了一些回山村民和山下挖河湾的民夫弟子跑来听讲。 再后来,董惜琴闲来无事,也抽空来到课舍之中,听唐奕讲课。 唐奕不但不反对这些人来,反而颇有成就感。 不过,这也苦了唐奕,为了让外面的人也听得清楚,他不得不尽量地大声讲课,没几天,嗓子就受不住了,几乎说不出话来。 但是,没想到的是,他这种尽心尽力、有教无类的授业精神打动了一些人,使得观澜民学以一个让唐奕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壮大! ..... 唐奕的嗓子讲课讲哑了,以至于根本无法继续上课,二十七个孩子,加之上百号在课舍外面听课的百姓失望之余,也由衷地心疼起唐奕。 后世的人可能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对知识的渴望,看似唐奕做了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对于大宋的普通百姓来说,这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最开始,是上院的一个儒生找到唐奕,这个儒生是随孙复从泰山书院投奔而来的,姓胡,名林,字众森。 胡林来找唐奕的目的,让唐奕颇为意外,他想帮着唐奕在民学授课。 按说,明年开春就是大比,胡林二十有二,正是待考之龄,不应该到民学来分散精力。 不过,两人一聊,唐奕才知道,这个胡林,家境殷实,在老家,胡家是数一数二的富贵人家。他在泰山书院之时,就属于不上不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