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_第321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无所不在的制衡 (第2/4页)

坑了。

    又比如观澜商合,范仲淹是唯一知道唐奕全套布局的人。

    所思之缜密,部局之精巧,简直是环环相扣,让人乍舌。

    可是,不知怎地,在对人的方面,比起以智取胜,他好像更热衷于以力压人,做事也从来不计后果。

    呵呵。

    要是范仲淹知道唐奕为什么这样,估计能气吐血。

    在唐奕看来,有限的一点精力还是琢磨点儿正事吧,勾心斗角不适合他,有赵祯和将门挡在前面就行了

    出了老师的院子,唐奕只觉一阵气闷。用范仲淹的话说,现在最好的处置就是等,等赵允让露出马脚。

    说白了,汝南王还是冲着帝位去的,不是给他自己谋,而是给儿孙谋。

    赵允让当年进过宫,那时真宗无子,把他接到宫中,按储君培养。后来,赵祯出生,他这个备胎就被送了回去。

    十几年前,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也进过宫,那时候赵祯也无子,也把赵宗实当储君来养。

    可是,后来也生了儿子。所以,很不幸,他的儿子也从备胎的岗位上下来了。

    嗯,这一家两父子,都快成“送子观音”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赵允让现在掌控的权柄,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这般气候的。

    可能是这一家两父子当“替补”养成的毛病,对那个位置,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吧!

    可特么就这么忍着,这也不是我唐奕的风格啊?

    明知这家人有害,你还动不了他,只能任由他活的自在,这个感觉是真不爽!

    对于唐奕这个性子来说,就更不爽了。

    那为什么不论是赵祯,还是唐奕,都不担心汝南王会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