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9章 焦碳对大宋的意义 (第2/5页)
而且,曾公亮找来的百多名冶炼工匠也进了回山,他还要着手研究铬铁冶炼的问题。 原来的回山瓷窑早就拆了,这回唐奕干脆和曹佾打了招呼,把新窑建到了后山,紧挨着曹家的炭场。 先是石炭炼焦。 这个不难,唐奕知道后世炼焦用的是“干馏法”,就是把原煤隔绝空气,高温焦化。 唐奕只要把基本的原理和工匠们说清楚,怎么去建炉就不用他cao心了。 至于建成之后用什么温度,什么火候,唐奕也不知道,无非是多试验,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据。 朝廷办事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曾公亮大手一挥,一下建了十座焦炭炉,让唐奕可劲儿的试,保证最快速度炼出焦炭。 对此,唐奕除了骂人,也不能干别的了。 曾公亮和文彦博一样无耻,这特么就是慷他人之慨。人是他出的没错,但花的却是唐奕的钱。 奶奶的,他当然不心疼! 焦炭很快就炼出来了。 出炉那天,不但唐奕在,曾公亮在,连赵祯也在。 当一块块带着细密蜂窝小孔的焦炭出炉,唐奕兴奋的猛一握拳。 曾公亮不明所以,“子浩,何来如此激动?” 唐奕都不爱搭理他,他懂个屁! 曾相公只当这是冶炼铬铁的必备之物,却不知,焦炭的出现,对金属冶炼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物,是冶金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