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_第178章 三字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三字经 (第2/4页)

之此文,大郎可为蒙学之宗师矣!”

    众人不禁疑惑,什么作文得尹师鲁如此之高的评价,可与拼音注音法同日而语?于是都凑到范仲淹身边一同观瞧。

    范仲淹翻开的那一页赫然写着:

    《三字经》。

    ......

    “三、百、千”是中国传统三大启蒙教材。

    《百家姓》,因其象征着中华姓氏的传承和对文字的认知,而被流传;

    《千字文》,因其不重复的千余汉字,也是蒙学识字所用。

    《三字经》,则是用极其精简、浅显的文字,记录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

    而其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的同时,既了解常识,学习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又懂得了的做人做事道理。

    可以说,《三字经》是古代启蒙教育最重要、最全面的教材,地位尤在《千字文》、《百家姓》之上。

    唐奕为了民学,都把拼音搬出来了,又怎么可能放过这篇蒙学巨作呢?

    只不过,唐奕也不是完全照抄,其中关于历史典故的段落,他只节选到宋之前的句子,像什么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这种要掉脑袋的句子,是肯定不能要的....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曰士农,曰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