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当庭杖责 (第3/4页)
,太皇太后,以臣之见,在无有效制夷之策时,暂不宜发兵与契番对抗,以免契番以此为口实,发兵中原。臣建议,我朝可分兵两路,一面派出一员大将领兵前往玛哥城,将景春国达吉迩国王及王亲贵族等救出,接至我大兴境内,保护起来。另派一路特史,前往契番议和,无非让景泰国割些地赔些款,以求罢战退兵。待战事平息后,再将达吉迩国王一行送回,如此可保无虞。” “嗯,此策可行。”太皇太后见总算有个人出来替景春国说句话,满意地连连点头称是。 皇上见太皇太后已然应允,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拿眼看向众朝臣,看看谁愿意出面承担此重任。 这时,礼部寺郎杜盛站出来说到:“陛下,为臣愿意出使契番,争取和议。” “极好。”武北昆赞到,“孤任命你为钦差大臣,即日出使契番议和,如能完成使命,回朝后另有嘉赏。” 然后武北昆又向黄尚书问到:“爱卿,你部此次能在安宁河口给予贼军以重创,是奇功一件啊,请问爱卿,你部率军大败楚氏贼军的将军是哪一位?” “亶陛下,领军将军乃奉天营典军中郎将刘有龙将军是也。”黄尚书上前答到。 “好,传朕旨意,即日擢升刘将军为骁骑将军,并命其领快骑五千,速赶至景春国玛哥城都城,将达吉迩国王一行解救出来并护送至京城避难。” “臣遵旨!”黄大人答到,但并没有退下的意思。 “爱卿,尚有他事欲奏?”皇上见他迟疑,又问到。 “既然陛下表彰破贼功臣,本臣想在此奏明皇上,刘有龙将军虽然居功至伟,但大败楚家军的首功之臣却另有其人,臣斗胆在此为其请功。” “哦?那是何人,你且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