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新的粒子 (第1/5页)
有两个著名实验,一个叫做双缝干涉实验,一个叫做薛定谔的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家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 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 牛顿认为,光是直线传播,还会反射,那它一定是粒子。 但光有干涉现象,两束光交叉就会产生干涉条纹,自此两派产生很大分歧。 直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出现。 如果光是粒子,那么它通过两道狭缝,只会出现狭缝对应的两条杠。 如果光是波,那么它通过两道狭缝,会像是水波一样,两个产生干涉,形成明暗交织的斑马线,多道杠。 实验结果出现,屏幕留下多道条纹,认为光是波。 波动派欢欣鼓舞,粒子派坐不住了,说实验不严谨,光的粒子应该一颗一颗发射出去,一股脑的发射,可能在出枪膛的那一刻,就产生了干涉。 实验升级了。 光子枪,切换成了点射模式。 每次只发射一颗光子,狭缝每次也只有一颗光子通过。 这样就不会和其它光子发生干涉了。 按理说,这样,屏幕上应该出现两个平行条纹,但实验结果却大跌眼镜。 明暗交织的斑马线,多道杠,再次出现。 这怎么可能? 单个光子,不是从左边狭缝过去,就是从右边狭缝过去,怎么产生干涉行为的? 难道是一颗光子穿过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