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5 (第4/4页)
以每份报纸的深度报道一般都是本报社的资深记者主笔,主编审稿并最后由出版人点头之后才能发表的。一份深度报道不但是报社记者们心血的积累,也是这份报纸的态度和立场。 “林博士,现在媒体和大众舆论对你的印象可谓是非常糟糕。”负责林锦麒公关顾问的是一家来自洛杉矶的知名公关公司的王牌顾问,林锦麒除了每年需要支付这家公司近百万美元的顾问费之外,这位顾问的时薪还需要另付。 不过她倒是对得起她的时薪,毕竟她是全美少数几个能横跨娱乐和政治的公关顾问。虽然她不至于一口断人生死,但是她的分析九成九还是有可信度的。她将今早欧美各主要媒体对于林锦麒和斯玛特公司的报道都收集并整理好了,贴着绿色标签的是持偏向林锦麒的;贴黄色标签则是偏向中立的;贴红色标签自然是反对林锦麒的。同时绿标和红标的报道里还有绿色的笑脸和红色的怒脸,脸越多就表示倾向性月明显。可惜现在绿标的报道只有寥寥几份,而且都是一个到两个绿色的笑脸;想法红标的报道是厚厚的一沓,不少都是四个或五个红色的怒脸。 “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客户的建议就只有一个,祈祷上帝给一个更重磅的丑闻来拯救你的新闻吧。” “凯瑟琳,你每小时的收费可是666美元,是美国律师平均时薪的10倍,所以我想你应该不仅仅是让我祈祷上帝吧?何况从你的收费标准来看,你对上帝似乎也没那么虔诚吧?”林锦麒淡淡地回答道。美国的律师属于美国的中高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