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172节 (第2/7页)
卖,因为自己的家学传承,因为现在从王永清这里得到的机会,当然也是因为她后世所看到的。 珍稀高档瓷器都是收在博物馆里,或者在顶尖拍卖会上的,比如那拍卖几亿的鬼谷子。 那些顶尖珍稀品,一般收藏家是很难碰触到,但是买不起航空母舰的人买航模,如果有做得逼真的精品高仿,也未尝不能成为一种替代品,只要明码标价,说明白是高仿瓷,价格也根据高仿逼真程度来定,自然有人愿意要,所以精品高仿艺术瓷器也会成为一门生意。 不过到了九十年代,把高仿瓷器做到最极致的,已经不是发明瓷器的中国,而是韩国。 那个时候,中国的景德镇已经有没落的趋势,但是韩国的艺术陶瓷却做得精彩夺目,美轮美奂。 初挽记得,在韩国机场和星级饭店旅游点,可以看到,那些高档仿古艺术瓷都是以日文和英文标价的,专门卖给美国日本大款,最便宜的也要上千美金,好的甚至达到一两万美金。 这还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艺术陶瓷,至于那些个性定制的限量精品,甚至是可以成为收藏品上拍卖会的。 这么一块大市场,初挽觉得自己如果早早着手,可以做得更好。 易铁生略沉默了片刻:“我觉得可行,这是大买卖。” 初挽笑道:“我们要这一批民国高仿瓷做我们的底货,当然更要景德镇的窑,以及景德镇的人。” 要那个从自己太爷爷传下去的徒孙。 她把这一块做好做大,也算是不忘初衷,把初家的传承家学坦荡荡地发扬光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