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3/4页)
一档又可以分为很多小档;比如外农(即上山下乡)又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小档次。 其中最差的一档就是分去外地的农村插队落户,这种分法国家基本是什么都不管的,需要知青(知识青年)在公社里自己赚工分养活自己;第二档则是分去外地的国营农场,这种每个月会有固定的工资可拿,据已经分去的66届在家信里说,工资的多少会按农场大小和工种从20块钱到30块钱不等;第三档是分去军垦农场,这种比分去国营农场还要好一些,每个月会有36元钱左右的生活费,还发一件军大衣,这条件对此时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很有诱惑力——毕竟沪上的青工们也是36元万岁嘛,不过既然带着军垦两字也就意味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管理严格不说,还很难请到探亲假;而第四档就是分到江浙地区的农村,这种又叫自行投亲插队,上海人很多原籍都是江苏和浙江,只要原籍有亲戚收留,知青就可以分过去。 开完会,贾鸿把80人左右的外农名单交给了陶小霜,要求她带着其他三人尽快赶出三份来,“这单子上的顺序有点乱,你按班级依次排个序,然后抄三份,给我检查后,争取明早就贴出去。” “好。”陶小霜点头。接着她让庄沙和张可茜整理名单,自己则和张曼红去教务室领毛笔墨水和纸。 两人抱着一堆的东西往回走时,张曼红突然开口说道:“小霜,我要分去外农了——等会我就和贾老师说。” “你不争取上工了?”陶小霜问道。 张曼红的眼里包着泪花,她闻言吸了下鼻子,发出一下蛮响亮的抽气声后,才说道:“我想呀,可我爸妈一直劝我把名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