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7 (第4/4页)
觉得药效太好了,也能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丸药的药方上。陶小霜觉得用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保护迷雾镇的药材,毕竟老字号的中药店如北京的同仁堂,沪上的雷允上每年都要卖出数以万计的丸药,百年经营下来,其制药配方却仍是固若金汤的秘密。 打定主意后,从8月开始,陶小霜就天天跑药房。 离洪阳街不远的两条街外就有一家为民中药店,这店不大,就一大一小两个开间,大的一间是卖药的店面,小的则是分药制药的工房。要是为了辫药,陶小霜是不爱去那里的,因为店里的药材总不大齐,但它却是陶小霜偷师的最佳地点,因为在那里她有一个认识的熟人。 那个熟人叫査雪梅。要是换在解放前,陶小霜估计得跟着外婆叫她一声孙小姐——徐阿婆一直在査家工作到1951年,直到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她才离开了査家。多年相处下,徐阿婆和査太太的感情很深,到了50年代中期,沪上开始实施退休制度,査太太还想法给徐阿婆挂了个单位,让徐阿婆拿上了退休金。 陶小霜听徐阿婆说,当年査太太请她做厨娘的前两年其实就是在做善事——刚到上海时,徐阿婆只会吃些绍兴的乡土菜,又带着4个孩子,査家有钱什么样的厨师请不到,哪里就需要请她,所以只是査太太在发善心罢了。 査家兴旺时,査太太对徐阿婆和程家多有照顾,算得上是程家的恩人了。既有恩又有情,徐阿婆自然常去査家探望査太太。 像査家这样的家世,解放后注定没落,査太太唯一的儿子成了右派,女儿也下放了,虽然海外常有外汇寄来,家用还是宽裕,但査家却眼见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