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6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9 (第2/4页)

米饭泡上开水搅一搅然后就着什锦榨菜吃。

    在这时的沪上,早餐是最简陋的一顿饭,很多双职工家庭从来都是吃泡饭;拿来就饭的,一般都是隔夜剩菜或者酱菜。

    “哎呀,你家今天怎么也吃泡饭呀!”陶小霜和徐阿婆进灶坡间时,李照弟这和二舅妈彭苗说话。

    “哦,今天就是吃泡饭。”

    “你嫂子等会带那么多孩子去四川北路,你不请个假跟着去?”李照弟对着彭苗挤挤眼。去支内的人家回了上海请亲戚兜马路,总会出点血请客的,懂经的人就得跟着去,至少要把房钱给吃回来是吧?

    “这个月我请过两天的事假了,再请要扣钱的。”彭苗不解的看了一眼李照弟,这人吃个饭挤什么眼。

    眼看李照弟又要面授机宜,陶小霜赶紧插话道:“李阿姨,今天你上早班呀!”

    “是呀……”

    ……

    四川北路位于虹口区的中心位置,它的重要性在这个区也是中心,虹口人说到逛街,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这条大马路。

    四川北路早在清光绪三年(1877年)就有了雏形。那时的公租界从里摆渡桥北堍开始,筑了一条水泥马路至天潼路口,那时人称为里摆渡桥北路。到1904年时,租界当局又非法筑路(非法指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没允许),越过老靶子路把里摆渡桥北路继续向北延伸至宝山金家库一带,修成了一条南北贯通的交通主干道。因为与苏州河南岸的四川路相连,所以重新取名为北四川路。到1946年这条马路才更名为四川北路。

    自打恢复前世记忆后,陶小霜还没有逛过四川北路。在民国时,她常来这路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