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颜轻诗的曲 (第2/5页)
娘所写,自然由颜姑娘决定,在下就不越俎代庖了。”李长安给颜老爷子敬酒。 颜老爷子解释道,“勾栏虽说是贫贱生意,赚的也都是温饱银子,但也最有人情味。” “来往客人的茶水瓜果钱虽少不了,但只要坐下来喝杯茶,就算听完一整天,也可以不再花一文钱,赏钱也都全凭自愿。” “这两日老朽戏说《梁祝》,不少客人都给了赏钱,再加上轻诗编写戏文的消息传了出去,勾栏里的客人多了不少。” “另外三家勾栏都是老朽认识的老伙计,大家日子紧巴巴的,所以想着能帮衬一二。” 李长安点点头,“颜老爷子古道热肠,此事自然是好事。” “我说这两天街上谈论《梁祝》的人可不少,原来是颜老爷子说书的结果。” 话说到这里,李长安脑海中猛地有一道灵光闪过,当即愣住了。 勾栏人来人往,接触到的人也都是天南海北,往往一个受欢迎的新鲜玩意儿,很快就能传出去。 如果四家勾栏一起联手,恐怕很快就能传遍大街小巷。 这岂不是一条聚拢名望的路子? 勾栏、酒肆、茶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生意,恰恰汇聚了最广大的普通百姓。 文士们高高在上,文人墨客自视甚高,哪会重视平民百姓? 就连各地聚拢名望,也都是闯文昌碑,而这只是局限在文人圈子里。 等到发酵开来,才会逐渐传到普罗大众耳中。 典型的从上往下的传播方式。 而丛文书局面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