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体 (第2/7页)
思想准备,总的来说,一切都还顺利,只要粮草不缺,边关就会稳定,全军上下注意力都将放在开春后那场战事上,希望在战场上有所斩。” “可惜草原毕竟不比中原和江南,实在太过贫瘠,想以战养战很难,粮草必须齐备,调度起来很麻烦……” 杨一清问道:“这些话,你可有跟沈尚书说明?” “怎会不说?” 王琼道,“之厚在三边总制任上时间不短,他领兵对鞑靼作战几乎是百战百胜,还无败绩,对草原上的情况比你我更加了解……所以他既然决定要打这场仗,必然是深思熟虑后,不会轻敌冒进。” 杨一清想了下,最后点头:“换作旁人,怕是谁都不觉得这场仗有获胜的可能,但若是之厚……就看支持谁了!”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显然连杨一清也觉得这场仗可以打,甚至胜算颇高,不过碍于杨一清在朝中的靠山是谢迁,所以在选择战或者不战的问题上,杨一清只能是没有立场,一切都听从谢迁安排行事。 而王琼作为西北统帅,天高皇帝远,反倒可以无所避讳。 毕竟王琼需要负责的对象是西北军民,杨一清则要为自己的前途做更多考虑。 王琼显得很自信:“打就打吧,打赢了你我一起庆功,就算输了,大明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钱粮都是之厚自行筹措,朝廷府库几乎没受任何影响……而且现在的鞑靼连年内战,已成强弩之末,再不是以前的不败之师,无力反攻我大明!” …… …… 沈溪在对何鉴做出不擅自决定增设新衙门以统筹战事的承诺后,把相关奏疏以正常的流程呈递通政使司。 通政司将奏疏呈递内阁,谢迁看过奏疏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