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计 (第7/14页)
当应声虫。 张太后又道:“杨卿家,你也算足智多谋,之前你为哀家所做建议,哀家觉得很有见地……此番你怎么看?” 本来杨廷和以为听张太后抱怨一番自己便可离开,但见张太后态度,他感到很不容易应付,此时张太后意向不明,让他无从做更好的建议,更主要的是现在皇帝即将回京,再加上谢迁回归拿下了内阁的主导权,杨廷和在朝中的辗转腾挪空间已被大幅压缩。 在这种情况下,杨廷和有两种选择,要么忍气吞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么让矛盾尖锐凸显,创造机会让自己更进一步。 这二者区别很大,意味着他未来在朝中的发展方向,所以他自己也非常慎重。 沉吟一会儿,杨廷和才道:“回太后,沈尚书在西北立下大功,无可否认,但毕竟功高盖主,陛下出游本就跟沈尚书咄咄逼人有关,即便陛下回朝,恐怕也不得不防止沈尚书擅权弄事。” 张太后微微皱眉,问道:“还有呢?” 杨廷和又道:“只有从沈尚书的官职入手……北方平靖,几十年内鞑靼都无力再对我九边造成妨碍,再以知兵的沈尚书执领兵部恐怕不合时宜。但这件事得请太后跟谢阁老,或者陛下提及,微臣不敢非议。” 张太后点了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啊,自古以来,功臣跟皇帝从来都有嫌隙,不然狄青、岳飞这些人怎么会死呢?也不是天家无情,只因涉及权力之争,不得不如此行事。唉,哀家本不想对朝中大臣过多防备,但有时候却又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应对。” 张太后说得轻松,但在杨廷和听来却明显心口不一,若你真想回护大明稳定,至于拿沈溪跟岳飞等忠臣相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