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 (第2/4页)
定诏书内容。 王若钧,不消说,没有意见。“陛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实乃天下幸事。” 侍中曹矩人如其名,本分规矩得都要过头了。当年朕要派党和去打匈奴,朝野大都反对,他都没吭一声,此时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中书令如今空缺,根本用不着征求意见。于是,朕把目光投向了王若钧座下的谢镜愚。“谢相可有什么高见?” “臣谢陛下垂询。”谢镜愚恭敬地来了一句套话,才继续往下道:“不论是轻税赋还是重文教,臣均以为极好。唯有整顿吏治一点,臣有些想法。” 他毕竟有“前科”在,朕不免扫了一眼特准旁听的周不比。“说来听听。” “照陛下的意思,每道派京官一人巡察所属州县,考察官员职务,有荐黜之权,还可不上报就处理一些犯法之人。此举确能增加巡察使的威信、令地方官员望而生畏,但臣以为,生杀大权全掌于一人之手,便是他尽力公平,可能也不免有偏颇。” “也是,”朕从善如流,“那谢相以为,该如何避免这个弊端?” “臣原先想,再多派两人同行,共谋决断。然而,巡察使常年在外,御史台并无如此多人可供抽调。故臣以为,可于各地抽调相关官员,令御史台教导三月或半年,再分别抽签,随京官至其他道上,便可更令人信服。” 这意思就是交叉执法嘛! 朕当然知道这个。但朕毕竟是皇帝,事情不能都由朕一人完成,总要给臣子们留点发挥的余地。“谢相此言极是。”朕赞许道,又转向其他两人,“王相,曹相,若朕有什么不足之处,你们也当和谢相一样,大胆直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