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节 (第6/6页)
为金钱所打动,心甘情愿按照他们的规矩来。 经此一事,学堂的名声也算是提前打了出去。 官场上的老油条怎么想,舒朗不晓得,乡间百姓乐见其成,高兴地很。 这年头地主家还没有余粮呢,普通百姓谁家会嫌弃赚钱的门道多?就连四五岁的小姑娘也被家里长辈带去女红刺绣庖厨等学堂一起听课。 虽然不晓得学习这些东西之前,为何还要学识字,□□先生这般规定了,那他们跟着照做就是。 日后女儿出嫁,说是识字的,还能挑个好婆家呢,不亏,不亏的! 有那自觉脑子灵活的,学拨算盘算账去了,有一把子力气为人憨厚的,打铁磨剪子砌墙,都能学一学。 荣先生,好人啊! 就连泉州城内的百姓听闻此事,也颇觉心动,碍于路程太远,生计与学习无法兼顾,才没出城跟着一起去学。 总归,舒朗的学堂才开课两月,在坊间的名声便已极好,百姓几乎是交口称赞。 官场上的同僚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甚至有人早就眼红不已,动了将这份儿功劳据为己有的心思。 有了这等功绩和名声,来年的考核还怕拿不到优等吗?还用担心将来无法升迁吗? 凭什么他们在五公主手底下战战兢兢,累的要死要活,还得不到一个好眼色。而荣舒朗那个甚都不干的二世祖,就能轻易得到他可望不可即的一切? 于是他在市舶司例行会议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冠冕堂皇的提出: 将舒朗私人出资建造的学堂收归衙门管辖。 “荣大人此举初衷是好的,可长此以往,百姓只知你荣先生,不晓得五殿下。于你,于殿下,于整个市舶司和泉州官衙都有害无益,本官此举,也是为荣大人着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