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8 (第3/4页)
然养着两个小姑娘,可也怕粮食不够,叫我们平常也学着他们一样打点玉米馕,就是干饼子,我看那个东西不错,你平常不愿意做饭就吃那个,随便打个汤炒个青菜出来就成,玉米她跟我说在新区随便找个人就能买到,价格都跟我说好了,是五分钱一斤,买点来碎成粉子,就跟着他们一起打玉米馕,打好十几斤,在家能放个把月,等咱们上班了,下班的时候就接孩子们一起去吃食堂。” 食堂里面也是要票的,而且没有什么粗粮米面,到时候蒸红薯,一大碗才几分钱也很便宜还不要票,有些家庭为了省着吃,省柴火干脆就在食堂打蒸红薯。 赵雪彦算了算自己带过来的这些票,如果加着红薯吃,买点玉米面混着吃,吃到下个月底都不成问题。 至于菜这会儿还可以找农场买点白菜萝卜什么的囤在家里,这些一般职工都是有配额的,单位可以提前把今年的额度拨下来,就不用找人帮忙了。 至于玉米馕,这个懒人吃食好,哈萨克老爷爷那边专门有人打玉米馕赚点外快,随便给对方一些面,或者一些钱都行,赵曼每次都找人打上十几斤,全家能吃个把月。 薛灿灿听完点头说这样也好,她不会做饭对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夫妻两人就这样说好了,感觉心里也安定了不少。 西北这地方就产小米,价格比大米要贵上一些,不过营养价值很高,赵雪彦早就听他妈说了,于是列了个单子,把小米跟挂面写在第一位,面粉跟大米也要买一些,毕竟以后过日子也不能全指望着食堂。 这样说好了以后,薛灿灿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以前咱们家里请阿姨,虽然说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