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1.假扮成学妹取材? (第2/3页)
就算不够,两家人稍微补贴一点,也完全没问题。 这么一想,做家长的心情都开朗起来,只是又有那么点空落落的。 儿子女儿自己有本事了,能自己买房了,他们当然高兴。 但一想到他们如今已经独立,甚至经济上都不再需要依赖他们的时候,又有一种怅然若失。 本以为这种事儿至少也得要等到两个人结婚之后,结果江渺还没大学毕业呢,这一天就早早来临了。 反倒是苏大江这边最快回过神来。 “这是好事儿啊,你俩能自己承担,我们也省心了。” 说实话,他现在手头上确实没什么钱,全投入到这次的事业上去了。 如果硬要挤出来,那苏大江说什么也得挤,但眼下用不着他,那自然是好事儿。 之前他还想着怎么把挤出来这笔钱给女儿花出去呢,生怕苏怀粥脾气上来了,就不要他这个爹给钱。 哪怕现在两个人关系缓和了,苏大江也还是担心的。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变好,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要知道,写书的穷起来那是真的穷得叮当响。 可一旦写出头了,那就真的是无本买卖,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生产成本。 唯一重要的固定资产就是作者本人的身体和脑子。 生产成本就是生活所需的住所和食物,外加敲键盘需要的电费。 而拿到手的稿费就是实打实的净收入,甚至年底了还能申请退税。 不过江渺现在估计是退不了税了,到年底估计还得补缴。 没办法,怎么说也是年入过百万的大作家了。 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别说别人了,江渺自己也不敢想。 “那反正下午我也没什么事儿,咱们先聊聊你俩要买怎么样房子。”苏大江建议道,“然后这几天我去打听打听看,有合适就去瞅瞅。” 江渺和苏怀粥欣然同意,江镇国和唐晓晶也自无不可。 反正国庆节,他们基本都没啥事儿干。 反倒是江渺和苏怀粥还得工作,晚上肯定要码字和画画。 这大概也算是他们这类人唯一不幸的地方了。 一旦开了坑,就得每天填坑,请假了就得被寄刀片。 苏怀粥还好一点,漫画的更新好歹还有一个团队托底。 江渺一码字的,那就真只有自己一个人了,在完本前基本没什么大的休假期。 不过好处就是,每天工作的时间比较灵活,如果只是4000字的话,单纯码字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多,三四个小时基本肯定能写完。 只不过对于一部优秀的作品而言,并不是说光码字就够了。 还得准备好大纲和细纲,为后续的剧情提前铺设框架,以免写到关键节点的时候卡壳。 除此之外,还得取材。 为什么很多作者写出一本爆款后就江郎才尽了? 因为许多人爆款书,基本浓缩了一个作者以往人生所见所闻与领悟的精华。 而作者这一行,往往又都是矫情或者文青一点的,总是不愿意重复自己。 或者哪怕重复自己,也基本写出不来新意,自然比不上前一本书。 这种时候,不断的充实自己就变得尤为重要。 也就是俗称的取材。 所以江渺打游戏刷视频肯定不是单纯为了放松,那都是为了将来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 下午的时候,苏怀粥就待在江渺家里。 两家人六个人围坐在沙发边上,一边闲聊一边把房子和婚事初步敲定一下大框架。 对江渺而言,有个舒舒服服的书房,能让他安静的码字就行。 对苏怀粥来说也差不多,最多就是再来个稍微大一点的衣帽间,方便她塞下各种取材用的衣服。 最后反正还是便宜江渺这家伙。 至于具体是选择精装房还是毛坯房,显然还是更倾向于毛坯。 毕竟苏大江之前就是干这个的,很清楚那些精装房里头的油水有多足。 就算现在他不干这一行了,人脉还是在手里的,到时候找一家装修队帮忙装修,省下来的钱还不是小两口子的? 而除了上面这些要求以外,房子最好还能离地铁口近一点。 虽说苏怀粥确实没有打算一直在柳絮工作室那边上班的意思,但现在好歹还在人家那儿,离地铁近一点,上下班也方便。 好在最近邻萍区的地铁已经在扩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