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1981_350 金宝昌其实就是个地头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0 金宝昌其实就是个地头蛇 (第2/4页)

轨制”。

    国家统配价和市场价同时并存。

    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价格比国家统配价时常会高出一到两倍。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吨水泥,你要是按市场价购买,就需要两三百元。

    可你要是有批条,按照统配价从厂里提货,那么就是90元一吨。

    同物不同价,就看你有没有后门。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个亲戚在水泥厂当领导,能给你批条,就可以理解为批的不是条子,批的那是存折啊!

    这里面的差价太大,太诱人了。

    不用劳动不用生产,只需要有一家好亲戚,就可以大发其财。

    于是就催生了大量的倒爷,同时衍生出来的还有大量的“皮包公司”。

    所谓的皮包公司,就是既没有场地也没有员工,只有注册人挎着一个皮包,里面放着公司的印章等物,这就是一家公司。

    就可以到处倒买倒卖,大发其财。

    这种情况,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不公,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

    国家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于是从87年开始对倒爷和皮包公司进行严厉打击。

    金宝昌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后门可以走,他只不过就是本地的原住民,身边的人脉就是些比较分散的小干部。

    这些小干部手里权力不大,在一些紧俏物资方面,只能做出有限数量的批条。

    不过这也足够金宝昌忙活的。

    每个人脉手里批一点,积少成多,那也是相当挣钱。

    梁进仓是在86年的年底认识金宝昌的。

    那一次他是陪着表姐去看订货,办完事以后顺便就来沪海的货场看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