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2章 一家自行车厂比种十万亩地都产出大! (第3/4页)
车厂,我们在县里的工作就好干多了。前天、知府大人还来信询问咱们车厂的情况,想着走咱的关系,给府里的公人定一批公使车哪。听人说省里的几个衙门,也有从咱们车厂定车的想法。从咱们这里定车,总的来说要比京城车厂的便宜一些。我估计,光咱们辽东各地衙门的公车还有官吏私用车的订单,一年下来也得两三千辆之多。咱不愁卖的。” 董理明这人工作干的稀松平常,但对抓政绩的事却看的格外重。车厂投产之后,在他看来县里的税收增长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提升了他在辽东官场的知名度。现在辽东官场大大小小的衙门都知道兴城有了家自行车厂,这可是整个辽东工业界的明星产业。算是拨了个头筹,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自行车厂可以说给咱们打了个好基础,明年咱们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再将大车制造、还有其它产业抓起来。有了这个成功的案例在,吸引外商也就方便了。最近有些京城过来的商人,来衙门拜会过我,咱这着千金买骨应该是用上力了。” “好啊!现在京城到咱兴城来,能直接走铁路方便的很,县令又是京城人还出自供销社,正该将这层关系用上!吾以前在直隶为官时,就是受了铁路的益,现在咱兴城不但能靠上铁路还离港口不远,两得其利,我们并力合作,争取创个好局面,这对你我的仕途来说可是有大好处的。” 说到铁路的好处,董理明说的两眼都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