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求生崇祯帝_第238章 厂务区的发展朕不满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厂务区的发展朕不满意! (第3/4页)

,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严格来说明朝没有工业税,只有商业税。三十分之一的商税,按后世的说法应该是增值税。增值税三十分之一,并不算太低。后世不同门类的产业综合下来,增值税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征收太多的营业增值税对活跃市场并不是好事。

    说明朝没有工业税也不合适,明朝的工业税是让匠户出工、出原料,替官府干活做东西抵税的。这方法问题自然很多,可老朱当初制定政策的时候,也就这种方式是官民两利的最优选择。以家庭式手工作坊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大明,要想大规模征收工业税既劳官亦劳民!哪怕是在后世企业所得税,主征收对象也是规模以上企业,一般的小微公司,征收起来也不容易。当然、最近几年随着征税、统税技术的进步,好像情况变了。

    通过产业园的方式,将工厂集中起来,收工业税就方便很多。人家凭什么能来产业区?因为这里有规模化的上下游企业,在这地方做工厂能赚到别的地方无法赚到的钱!

    向民间开放厂务区供应链,至少现在来说朱由检并不是为征税方便,而是为了鞭策宫中的产业、加强宫中产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是为了丰富产品形态、促进产业创新。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开放产业链,创新活力会增强不少。

    “宋知县!像民间开放厂务区是大事,你们密云县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朕说这话的意思是密云县衙一定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官衙不光是为了收税,亦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